卫生部、公安部联合发出《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》,明确警方将依据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,对医闹、号贩等扰乱医院正常秩序的... ...4月30日,卫生部、公安部联合发出《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》,明确警方将依据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,对医闹、号贩等扰乱医院正常秩序的七种行为予以处罚,乃至追究刑责。(京华时报5月2日)
劳动节期间,各大卫视纷纷热播电视剧《心术》,剧集开场就描绘了患者突发身亡,家属将主治医生告上法庭的医患矛盾场景,这部以医患关系为题材的电视剧热播恰时的反映了当下急剧升温的“医闹”话题。近年来,医患纠纷事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,医患之间的关系变得剑拔弩张起来。去年8月,南昌一家医院因医患纠纷引发数百人械斗,今年2月、3月,东莞、哈尔滨相继发生砍死医生的血案,整个社会为之震惊,而就在几天前,湖南衡阳女医生在办公室内被杀身亡,从事发现场看,凶手及其残忍,走廊与办公室留下大量血迹,现场非常血腥。根据卫生部统计,我们五年来增加近7千起医闹事件,而仅北京就有72%的医院发生过“医闹”。医患关系不知何时开始,变得对立分明,甚至加以血刃相向。
大凡去过医院的人都曾有过一定体会,医院之大,大到各级科室、看病流程,实在是一幅流水线运作的情形,不用说看病体检,就是问问路,找找人,更多的是自己疲于打探,在当下这个略显浮躁的氛围中,医务人员轮番上阵,患者疲于奔命,医患双方的心情大多是焦躁而带有情绪,医患之间缺乏发自内心的交流,而仅仅是例行公事,所谓的“医患鱼水情深”便成了一纸空文,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,即使是微小的摩擦也会点起双方的愤怒之火。闹剧依然不断上演。
就患者来说,本身因为疾病,已经有或大或小的沮丧、痛苦情绪,他们的心理被负面情绪所控制,加上要花钱、耽误工作这些经济上的压力,使得这种痛苦和压力愈加沉重。医生需要知道,你面对的是一个痛苦的、心理压力沉重的人,他与普通群众是不一样的,他急需解除这种痛苦和压力。而解除这种痛苦和压力,只有一个办法,那就是求助于医生。这样,患者就很容易对医生产生依赖心理,甚至把医生看作救星、恩人、亲人。很多时候,患者是把自己整个人,不仅仅是肉体也包括心理,完全交给了医生,任由医生处理。一些年轻姑娘,从未与父兄之外的异性有过任何身体接触,在医生面前却放下了一切,听从医生的处置,这是一种多么大的信任?
常听说,在医生的跟里,病人只是一具肉体或机器而已,但这是有很大问题的,患者是人,他在心理上也需要得到尊重,这是人的本能,哪怕是在医院里。但假使医生却仅把患者当成一具肉体、一台机器,患者就感受不到作为一个人应得的尊重。如果医生再言语生硬、不耐烦、粗心大意、大声喝斥甚至见钱眼开、不负责任,就是辜负了患者的这种依赖,在患者心里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。
一直以来,医院每年都在竭力营造和谐、亲和、真诚的就医氛围,但是不可否认,确实在医患之间存在着恶意鼓动双方对立的“职业医闹”从中诱导蛊惑挑拨,使得医患紧张关系变得更加危急。医患关系也是社会信任交流缺失的一种变相体现,它折射中整个社会中人与人的信任感、真诚沟通的丧失,解决医患矛盾不仅需要国家出台切实有效的政策与条文,也需要整个社会重新建立更加积极和谐的公共氛围,消除医疗暴力的根源,要在法内打造一种公正、威严的外部环境,也要在法外树立正确健康文明的公共道德意识。
日前,为积极响应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号召,加强社会公德、家庭美德、职业道德、个人品德建设,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与心世界网、525心理网联合开展了“幸福大讲堂”活动,活动旨在帮助人群建立和谐向上的心态,使每个人都能正确掌握自己的方向与命运。首期“中国智慧工程性格能量心理学大讲堂”将于2012年7月11-13日在北京举办。